截至2023年7月底,广西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667家,带动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200多家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陈国军 覃星星 陈一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广西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无人驾驶车辆转运集装箱。 张爱林 摄
从不起眼的金属粉末,化身为高端显示屏的关键靶材;从小小的隔震橡胶支座,转变为巨型大桥屹立不倒的“定海神针”……近年来,广西涌现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在八桂大地大展身手。
与此同时,广西不断健全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体系,持续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和活力,不少企业成为细分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有力地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加速,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广西,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步伐明显加快。
“小巨人”“隐形冠军”层出不穷
一块小小的玻璃,通电后就可呈现变化多样、色彩丰富的文字和影像,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的显示屏。让玻璃导电,关键在于显示面板背后涂装的一层透明ITO(氧化铟锡)薄膜。这样一层薄薄的涂层,曾是我国长期被“卡脖子”的一种产品。
我国是电子产品消费大国,对高端显示屏ITO靶材需求很大。“广西铟锡资源丰富,但技术匮乏,以往这些资源只能粗加工后出口,国外将其深加工制成ITO靶材后,再以5~8倍的价格返销国内。”广西晶联光电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誓成说。
对于ITO靶材而言,尺寸和致密度是两个关键指标。通常靶材尺寸越大、致密度越高,技术难度就越大。“国外掌握核心技术和装备的国家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黄誓成说,公司团队另辟蹊径,经过十余年的科研攻关,在粉体合成、成型、烧结等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并不断改进工艺,实现从实验到量产的突破。
当前,这家柳州企业生产的ITO靶材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实现了ITO靶材国产化应用。“2016年至2022年间,公司产品销量实现7倍增长。”黄誓成说。
广西晶联光电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轨迹,是当前广西企业发力创新、加快迭代的生动见证。咬住创新不放松,柳州东方工程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打破了LNG储罐、核电领域基础隔震产品的国际市场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并推动同类产品价格直线下降;在广西多地乡村的特色产业发展中,捷佳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平均每亩土地可节约肥料40%、节约水资源50%、亩增产增收10%以上,实现“万亩农场,一键管理”,公司业务还拓展至多个海外市场,服务农业基地超过140万亩。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底,广西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667家,带动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200多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机械、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成为广西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让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为让更多中小企业在细分赛道发光发热,广西不断健全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体系,持续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和活力。
加大政策扶持,强化要素保障。本刊记者了解到,广西各地协调服务机制,成立融资、用地、审批、要素保障等工作专班,工业要素优先保障专精特新企业,立足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布局人才链。
有了优惠政策加持,柳州市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预应力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产品广泛应用于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等重点工程项目,其自主研发的核电锚固体系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LNG储罐低温预应力锚固体系领域,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70%。
鼓励科技创新,赢得行业技术话语权。广西以工业技改和创新为切入点,激励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力度,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桂林光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尝到“甜头”的一家科创企业。公司总经理陈春明介绍,围绕半导体光芯片及应用,公司矢志不渝抓创新,努力在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打破了国外对高端光芯片的技术垄断。“公司拥有知识产权137项,2022年以来已获得国家专利逾20项,行业技术话语权再度跃升。”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助力企业做大做强。记者采访了解到,广西在金融、技术培训等领域持续发力,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精准直达的服务。
“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对热交换器需求较大。我们致力在更薄、更轻量化的新能源热交换器产品上形成技术优势。”南宁市安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龙飞燕说,广西创新推出“桂惠贷”政策后,有了“真金白银”的支持,公司研发投入不断档,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公司已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共计52项。
星星之火映照八桂新未来
在广西,这些创新能力强、研发有优势的专精特新企业,正逐步成为细分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小企业发展处副处长秦鸣介绍,专精特新企业深耕制造业细分领域,成长较快。2019~2022年,广西专精特新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0.7%。销售收入大于1亿元的企业有313户,占比55.8%。以产品链为基础,专精特新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延伸,强链延链作用显著。如来宾市以专精特新企业广西中沛光电为龙头,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成功引进十余家上下游企业,2019~2022年来宾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76.2%。
在科技创新领域,专精特新企业迸发出不竭动力。2022年,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平均专利申请量为47.4件/家,平均专利授权量为26.1件/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1706件,占广西中小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44.1%;获批发布国家标准42项,同比增长40%。
以专精特新企业为核心,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在八桂大地发展壮大。其中南宁市邕宁区铝精深加工、柳州市鱼峰区小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贵港市覃塘区绿色家居、贵港市港北区电动两轮车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为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增效,广西从“捡到篮子都是菜”向“提着篮子精选菜”转变,为更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2023年广西将打造10个自治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100家以上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新增1000家以上上规入统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