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宏观 >> 正文

时讯: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乾隆朝出现无官不贪的地步

时间:2023-04-30 09:50 来源:阿庆文史阁


(相关资料图)

说起来,满清这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几乎是中国帝巅峰,它几乎规避了封建王朝所有弊端,既无外戚主政,也无权臣秉政,更无宦官专权。皇帝基本都是正常的皇帝,没有其他王朝的异类帝王,所谓康雍乾三朝,又以乾隆朝为最盛。政治前所未有的稳定,几乎消灭了对最高权力的所有威胁,经济总量巨大,国家财政雄厚,军事力量强大。国家实际控制疆域也就仅次于元朝,养育的人口达到空前的数目。然则,盛极而衰,乾隆朝又是一个饥饿的王朝,普通百家苦苦挣扎在生死的边缘,国家民力困苦,尤其是乾隆晚期各地起义不断,腐败乱象涉及社会各方面。最终在乾隆死后41年,爆发了鸦片战争。

清代康雍乾三朝的贪腐,康熙朝最广,雍正朝为最少,乾隆朝最盛,康熙与雍正两朝还“反腐”、而乾隆一朝不仅不反腐,反而纵容官员贪腐。乾隆时期的贪腐以最多、最广、层级最高而闻名,比如以军费为例。乾隆22年,清平大小和卓,花费白银不过2000余万两,而到了乾隆48年,清朝平定人数更少的大小金川,竟花费了7000余万两白银。其中有多少是被大小官员中饱私囊。

就实际而言,和珅虽然贪污巨大,但对王朝的破坏并不大。关键在于乾隆一朝不仅不反腐,反而纵容官员贪腐。真正重创王朝根基的是“议罪银”的出现,乾隆朝这一政策的出现,导致了乾隆朝所有的官员到了无官不贪的地步。乾隆时代的贪污腐败,以其范围之广、层级之高、渗透之深、胆子之大、数额之巨,当属历朝历代之最。

甘肃“冒赈案”可谓乾隆朝第一贪污大案,整个甘肃官场上至巡抚王亶望下到普通县令都是上下其手,骗取朝廷赈灾白银,数年间贪腐一千多万两之特大贪污案。合计相当于白银600吨,用今天的标准,可以装满10列火车皮。如此荒唐之事,竟能整整7年不漏。而王亶望就是乾隆朝极具代表性的贪官。短短数年之间,王亶望从买来的“知县”起步,身历“知府”、“布政使”并最终由“甘肃巡抚”调任“浙江巡抚”。他花100两银子买来的官,必然贪污1万两银子给赚回来,在乾隆四十二年,王亶望最后还是因冒赈案事败,落得斩首下场。

议罪银,顾名思义就是拿银子赎罪,而且这笔银子不入国库而入内务府,成为乾隆的私房钱。议罪银于国计民生并无裨益。乾隆一边要修宫殿、南巡、举办各类庆典,一边屡次三番自称“躬行俭约”,于是就以议罪银之类的编外收入敛财。堪称无耻之尤,这是由和珅提议设立的一项以钱顶罪的制度,即根据官员犯罪情节的轻重以多少不一的银子来免除一定的刑罚,议罪银起步价是2万两,最高纪录是17万两白银。议罪银的“索要”对象,大多都是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这类级别较高的地方大员。而且是以富庶地区的官员为主。

此法出台后,立即受到所有贪官污吏的欢迎。也迫使清廉的官员不得不去贪污,来保住自己的官位。这些官员每次上交给乾隆的议罪银如果是10万两,那自己就必须私下贪污了100万两。但此项制度最大的讥讽在于,议罪银的发明者和珅最后把全部家产交上去也没有免去自己的罪行,这能说此事的最终解释权归皇帝所有。

此事就是摆明了皇帝让你去贪,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最好诠释,是贪污腐败合法化之典范。是最广大权贵的最大期盼,当然也是王朝败亡的必然之路。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责任编辑:

关键词: